公司怎么保护商业秘密?

商业秘密承载着公司重要的商业价值,一旦泄露可能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不是只有大公司有商业秘密,客户名单、营销方案、促销策略,这些中小公司也有。
商业秘密是企业无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全球并购交易中,无形资产占比,从1975年的17%升至2020年的90%,可见其重要性,以及越来越重要的趋势。
公司商业秘密80%是企业员工、前员工泄露出去的,剩下的是企业依托的供应商、经销商、合作方等主体以及商业间谍泄露的。
我国商业秘密民事案件原告的胜诉率很低,维权难度不小,主要原因就是关键时刻拿不出证据。
拿不出证据,公司一分钱拿不到,还要倒贴起诉费用。
拿的出证据,像2023年华为的芯片技术泄密案,法院当时引入惩罚性赔偿,最终赔偿金额远超实际损失,为震慑恶意侵权,判员工与竞争对手共同赔偿3700万元,另外员工还被判刑和处罚金。
对商业秘密的管理,是能不能拿出有效证据的关键,得有制度、上技术手段、配套物理措施。
制度
1、一系列的商业秘密管理制度得有,公司越大越应该完善,包括员工手册、保密制度、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等,明确商业秘密的具体范围,涵盖员工管理、第三方管理、涉密区域、涉密载体管理等各个方面,还要提前做一份商业秘密风险事件应急预案;
2、完善商业秘密保护条款,包括与员工签署的劳动合同、保密协议、承诺函、竞业禁止协议,以及与供应商、合作方等外部主体签署的保密协议、合作协议等;
3、完善商业秘密管理流程,如制定员工入职、离职清单,明确员工入职背调、离职访谈的审查要点。
技术手段
采用必要的技术手段管控企业信息设备,比如使用加密软件对包含商业秘密信息的设备、系统进行管理,限制相关文件的浏览、下载、拷贝、传输权限;使用电脑监控及预警软件,限制员工使用个人设备或个人信息系统(如个人邮件、微信、网盘),及时识别员工异常行为。
我之前的一个公司商业秘密维权案,公司员工在离职前一周,通过远程登陆公司电脑大量拷贝核心技术文件,因为公司使用了电脑监控及预警软件,第一时间就发现了员工的行为,通过快速响应机制,及时成立调查团队,在极短时间内就迫使员工交还储存商业秘密的设备,还进一步取得法院禁令,避免了损失扩大。
物理措施
对商业秘密载体进行统一标识和物理区隔,指派专人对涉密载体的使用、保管、处置采取保护措施,例如设置不同级别的保密区域,在涉密载体上附加保密标识,将涉密计算机与互联网隔离,建立涉密载体登记台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