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最高法发布:劳动争议(6个)典型案例

案例一、用人单位不能通过订立承包合同规避劳动关系——某高纤公司与崔某劳动合同纠纷案 【基本案情】 2022年2月,崔某到某高纤公司的车间工作。2022年3月,某高纤公司与该车间全体人员(含崔某)签订车间承包协议。承包协议约定,崔某等要遵守某高纤公司的各项安全制度、本协议视为某高纤公司与该车间全体人员(含崔某)签订的集体劳动合同。某高纤公司于2022年3月、4月、5月分别向崔某支付报酬。2022年6
2024年最高法发布:劳动争议(6个)典型案例

2024年劳动纠纷案件举证指引

常言道“打官司就是打证据”,决定一个案件结局走向的往往就是一份关键证据有没有提供到位、举证到位,可见证据在诉讼中的重要地位。 事实有争议,法官如何认定?打官司到底需要哪些证据,又有哪些具体要求呢?诉讼百态,证据为王。 为此,本文梳理了关于加班、劳动关系、离职等十几类举证指引,希望大家在面对诉讼的时候都能有条不紊、有的放矢。 一、证明当事人诉讼主体资格的证据 01.自然人应当提交身份证明材料,如身份
2024年劳动纠纷案件举证指引

确认劳动关系受一年时效限制吗?

一种观点认为确认劳动关系之诉属确认之诉,根据民法理论,确认之诉不受诉讼时效限制,故确认劳动关系之诉也不应受仲裁时效期间限制。 另外一种观点认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条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
确认劳动关系受一年时效限制吗?

劳动争议案件举证责任分配

一、什么是举证责任? 所谓举证责任,是指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请求,有提出证据加以证明的责任,如果当事人提不出证据或所提供的证据不足以证明其主张的,其主张无法获得法律的支持。 比如,劳动者要求用人单位发放工资的,就需要证明自己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如果无法证明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要求用人单位发放工资的请求就无法获得法律的支持。 举证责任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举证责任的承担者, 即由谁提
劳动争议案件举证责任分配

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差额的仲裁时效期间应如何计算?

【裁判要旨】 用人单位未依法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而额外支付的一倍工资,是对用人单位未履行法定义务的惩罚,并非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劳动者在领取当月工资时就应当知道用人单位是否依法支付了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如用人单位未依法支付二倍工资,劳动者在领取当月工资时就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故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差额的仲裁时效期间应自劳动者领取当月工资时起算。 【裁判文书】 山西省高级人民法
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差额的仲裁时效期间应如何计算?

缴存住房公积金争议是否属于法院受理劳动争议案件范围?

♢ 案例索引:侯永滨与红梅集团劳动争议纠纷案【(2017)最高法民申1121号】 ♢ 裁判要旨:关于补缴住房公积金是否属于人民法院受理劳动争议案件受案范围的问题。根据国务院《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三十七条规定:“违反本条例的规定,单位不办理住房公积金缴存登记或者不为本单位职工办理住房公积金账户设立手续的,由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责令限期办理;逾期不办理的,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第三十八条规定
缴存住房公积金争议是否属于法院受理劳动争议案件范围?

加班费属于劳动报酬,相关争议处理是否适用特别仲裁时效?

♢ 案例索引:刘家君与圆方物业劳动合同纠纷案【(2021)豫民申7398号】 ♢ 裁判要旨:仲裁时效分为普通时效和特别时效,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劳动争议的,应当适用特别仲裁时效,即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仲裁时效不受“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而加班费属于劳动报酬,相关争议处理中应当适用特别仲裁时效
加班费属于劳动报酬,相关争议处理是否适用特别仲裁时效?

劳动争议案一裁终局的法律要点与实务总结

在劳动争议案中有一裁终局(终局裁决)的情形。本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劳动人事争议仲裁与诉讼衔接有关问题的意见(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以及各省市高级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的相关规定,对什么是终局裁决、终
劳动争议案一裁终局的法律要点与实务总结

劳动仲裁指引

提出申请 一、申请仲裁时效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二、提交材料 登 记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申请人;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或者逾期未作出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立案受
劳动仲裁指引

广州律协:办理劳动合同审查法律服务操作指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律师执业行为,提高律师提供劳动合同审查法律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更好地维护委托人的合法权益,广州市律师协会特制订本操作指引。 第二条 本操作指引所称的从事劳动合同审查法律服务的主体是指已取得有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且未受到停止执业处罚的执业律师。未取得律师执业证的实习人员不得单独提供劳动合同审查法律服务,但可协助执业律师工作。 第三条 本操作指引仅适用于执业律师
广州律协:办理劳动合同审查法律服务操作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