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文章
  • 离婚纠纷
  • 建设工程
  • 劳动争议
  • 交通事故
  • 民间借贷
  • 医疗损害

不能仅以书面劳动合同就认定存在劳动关系

《民享判指导与参考》第46辑 在劳动争议案件中,不能仅以存在书面劳动合同就认定双方当事人存在劳动关系。认定劳动关系是否存在,不仅应审查其主体是否适格、是否有书面劳动合同,还应审查当事人之间是否符合劳动关系的实质要件,是否发生实际用工,劳动者是否提供有偿劳动并接受用人单位管理等。“空挂资质的个人与单位之间不存在实际用工关系,由此发生的纠纷不属于劳动议,应按一般民事纠纷案件处理。 一、哈尔滨市中级人民
不能仅以书面劳动合同就认定存在劳动关系

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计算标准

经济补偿金计算方法在实务中计算较为复杂,特别是工作年限跨越08年前后,且各地规定不一,笔者总结了全国各地关于经济补偿金分段计算方式、计算基数等相关规定,供大家参考。 一、08年之后经济补偿金计算的“双封顶” 并非所有经济补偿金支付情形均不得超过十二个月 只有满足:劳动者月工资高于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时,实施“双封顶”即支付标准按照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三倍,支付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依
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计算标准

用人单位未签书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争议的5个常见抗辩事由

一、主张相关诉请已超过法定仲裁时效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不属于劳动报酬,故适用该条普通仲裁时效的规定,即劳动者
用人单位未签书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争议的5个常见抗辩事由

劳动争议数据计算方法:含加班费、经济补偿、赔偿金、社保损失合计65项

注意:部分待遇要根据各个地区的地方立法确定 1.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 2.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 3.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4.工作小时数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 注:上述计算公式在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时用于计算综合计算工时周期内的法定工作时间,进而判断有无延长工作时间。 5.月计薪天数
劳动争议数据计算方法:含加班费、经济补偿、赔偿金、社保损失合计65项

吉林地区交通事故案件赔偿标准(2024)

吉林交通事故最新赔偿标准 吉林省2024年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相关数据 1、城镇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37503元 2、城镇居民人均年消费支出26677元 3、分行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 行 业 2022年(元/日) 农、林、牧、渔业 222.2元  采矿业 366.96元 制造业 368.31元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416.46元 建筑业 248.45元 批发和零售业 282.8
吉林地区交通事故案件赔偿标准(2024)

福建地区交通事故案件赔偿标准(2024)

福建交通事故最新赔偿标准 福建省2024年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相关数据 【福建一般地区(除厦门外)】 1、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56153元 2、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年消费支出37674元 3、全省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06977元 4、全省分行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 (1)2022年度全省城镇私营单位分行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 行 业 2022年 2021年 合计 65392元 62433元
福建地区交通事故案件赔偿标准(2024)

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经济补偿“0、N、N+1”共61种情形一览

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标准及情形,包括: 经济补偿金=0,用人单位(含劳务派遣单位)无需向劳动者支付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的17种情形。 经济补偿金=N,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支付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的41种情形。 经济补偿金=N+1,用人单位除应向劳动者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外,还应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的3种情形(即代通知金)。 一、经济补偿金=
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经济补偿“0、N、N+1”共61种情形一览

员工离职“N+1”的真实定义是什么?

一、“N+1”真实定义是什么? “N”指经济补偿金,符合某些特定的解除情形之下,单位需要按照员工在本单位的工龄,工作一年给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1”则是指法定的代通知金,只有在单位依据《劳动合同法》40条在员工无过错的三种情形下提出解除的才需要支付,这里指的是法定支付的情形。 从本意上理解,即单位放弃提前30天书面通知的义务,而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代替提前30天通知的义务,故称之为“代通知金”
员工离职“N+1”的真实定义是什么?

员工因拒绝临时性工作安排被辞退,合法吗?

♢ 案例索引:力进公司与柒杰飞劳动合同纠纷案【(2016)粤06民终4134号】 ♢ 裁判要旨:力进公司在征得工会同意的情况下组织包括柒杰飞在内的部分员工去新厂区临时帮工,同时并对上下班交通等劳动保障条件作出妥善的安排,该工作安排并未对柒杰飞的应得福利、报酬、劳保等造成实质性的影响或对劳动者的人格尊严造成贬损,同时也充分尊重了柒杰飞长期想在顺德区龙江镇工作的意愿,柒杰飞安排劳动者到新厂区进行帮工应
员工因拒绝临时性工作安排被辞退,合法吗?

异地为员工缴纳社保是否有效?

《社会保险法》第五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用人单位应当自成立之日起三十日内凭营业执照、登记证书或者单位印章,向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予以审核,发给社会保险登记证件。”《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第七条规定“缴费单位必须向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参加社会保险。登记事项包括:单位名称、住所、经营地点、单位类型、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
异地为员工缴纳社保是否有效?